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而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和關鍵支撐,為其提供具體實現方式和推進抓手。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而業內也早已紛紛助力其發展。為何業界要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整體來看,我國制造業長期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低端產能過剩與高端產品有效供給不足并存。而加快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將有助于推動工業生產制造服務體系的智能化升級、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拓展,進而帶動產業向高端邁進。工業互聯網正不斷推動形成全新的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充分發揮制造裝備、工藝和材料的潛能,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創造差異化的產品并提供增值服務。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數字中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李穎指出,我國制造業門類齊全、體系完善,具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的全部工業門類。同時,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完善的光纖和4G網絡,這為云計算、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打下堅實基礎。李穎稱,目前,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已聚集超過1000家企業和科研機構,同時,工信部正在跟大學合作,設立工業互聯網方面的相關專業,為工業互聯網發展培養專業人才。種種優勢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正從概念倡導進入實踐深耕階段,形成戰略引領、規劃指導、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產業推進良性互動的良好局面。但同時,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還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和瓶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余曉暉分析稱,一是產業發展基礎薄弱。企業原始創新能力較弱;制造企業數字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多數企業缺乏網絡化、智能化演進的基礎能力;工業網絡標準眾多、互通性差;工廠外網絡還難以滿足工業生產高安全、高實時和高可靠的要求。二是企業引領能力不強。業界缺乏具備綜合解決方案和全領域覆蓋能力的龍頭企業,企業長遠布局能力較弱,現有產品和解決方案與工業轉型升級要求仍存在較大差距。三是資金和人才保障不足。國際領先企業在工業互聯網的投入達到數十億美元,我國企業投入水平差距很大。同時,兼具工業經驗和軟件開發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極度缺乏,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滯后于工業互聯網總體進展。四是安全風險挑戰嚴峻?;ヂ摼W外部威脅與工業生產安全內部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安全風險急劇擴張。在安全風險感知預判、防護控制和安全事件溯源處置方面的技術儲備和應對能力不足,安全產業基礎也較為薄弱。面對這些瓶頸,突破成為關鍵。工信部不斷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由理念倡導加速走向落地深耕,自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不少政策措施,包括工信部出臺了三年行動計劃,全國20多個省份發布了相關政策文件。同時,多種有效建議不斷涌現,比如要持續增強網絡、平臺和安全三大體系供給能力,深化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跨界人才培養,協同各方加大工業互聯網投入等。其中,平臺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平臺建設可謂重中之重,已有眾多企業加入平臺建設。此前,IDC對市場上種類繁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廠商進行了研究與篩選。按照企業特性劃分,目前市場上工業互聯網廠商大概有6種模式,如圖所示。一是ICT基礎架構模式。以華為、IBM、浪潮為代表的ICT廠商,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中充當著云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的角色,提供連接、計算、存儲等底層技術支持,提供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的基礎性和通用型服務。二是資產連接管理與服務模式。以海爾、徐工、三一為代表的傳統電子/裝備制造企業,在工業現場有大量生產設備和工業系統。大量的工業裝備的接入為其提供了海量工業大數據。三是云平臺與數據分析模式。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將其在互聯網時代對大數據、云計算等核心技術的應用衍生到了工業領域,主要選擇提供云平臺等方式,將互聯網技術和經驗開放給制造企業。四是軟件與數字孿生模式。軟件企業有較強的軟件開發能力,多數企業均打造了云架構的新型產品體系,從PAAS和SAAS層發力,與底層硬件伙伴合作,打通生產現場人、物、設備與信息系統。軟件企業通過布局工業互聯網平臺,全面獲取生產現場數據和遠程設備運行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軟件結合,提供更精準的決策支持。五是軟硬融合賦能模式。以富士康為典型,工業富聯開發了專業云,如精密工具云、CNC加工云、家電云、健康云等。六是系統整合與集成模式。以和利時、美云智數為代表,其積累了大量的工業數據,能系統整合OT和IT數據,并向上層傳輸。其中,百度基于百度大腦搭建了面向智能汽車交通行業的APOLLO,面向IOT設備的DUEROS語音交互系統。阿里巴巴基于阿里云構建了多個ET大腦,如城市大腦、工業大腦、農業大腦等,推動AI技術在各行各業落地;騰訊啟動了“B”計劃,全面擁抱產業互聯網。在2017年,紫光集團、新華三與蘇州市合作打造紫光工業互聯網平臺UNIPOWER,并提供從芯到云、自主可控的全棧式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目前,紫光集團攜新華三發布了百余種工業應用服務和多個行業的解決方案,生態合作伙伴超過了200家,為千余家工業企業提供云服務和智能化改造的解決方案服務。浪潮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面向九大行業七大領域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幫助中儲糧、中國重汽、偉星集團、東阿阿膠、魯花集團等眾多企業實現轉型升級。迄今,浪潮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接入百萬余個設備,聚集5000多家合作伙伴,致力于推動百萬家企業數字化轉型。海爾搭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通過生態圈模式與七大模塊互聯互通,賦能農業、房車等15個行業物聯生態,并在用戶終身價值的引力下,圍繞用戶需求動態變化而不斷優化,吸引更多行業企業上平臺,從而實現各行業的生態物聯,形成更大生態,進而形成“星際生態”。未來,工信部將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規?;渴?,重點培育工業APP、重點推進工業企業上云、重點進行平臺試驗測試。企業不斷加碼,構建共創共贏的工業新生態體系,賦能企業轉型升級,為制造業解決數字化轉型升級難題提供新思路。工業互聯網將迎來重要爆發期。工業互聯網不只是網絡:網絡是基礎,平臺是關鍵
室內裝修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