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顏色的小人2022-06-23 14:13:04
那天請朋友們來工作室包餛飩吃。
朋友問餛飩是什么,是不是就是扁食?另一人答:就跟餃子差不多。
餛飩聽到真是要氣死了。
餛飩和餃子是很不同的,和小餛飩、扁食、肉燕什么的更是沒有相同之處。餃子皮厚、有韌性,包餃子時餡要往多了包,包出來的餃子個個夯實,肚子圓滾滾的,鮮美多汁;但餛飩可是很輕盈的,在水里煮過后,餛飩皮就像柔紗一樣輕薄,所以餛飩要是包得腦滿腸肥,那就吃不出那種輕盈鮮甜的感覺了。
我們家是西安人,外婆和媽媽那一代曾經因故移居上海,因此外婆包餛飩的手藝也是在上海學了來的。經過家中三代的演練,現在已是很日常的食物。慢慢在日常中,餛飩做法上有了一些改變,例如把薺菜換成了更容易買到的上海青,豬油也用得少,上海餛飩把豬油看得很重要,但我們家出于習慣,多半蔥油和油潑辣子。
而至于云吞和抄手,跟餛飩主要的不同,我覺得在于湯頭和餡兒。沒仔細研究所以不亂說了。
我特別喜歡請朋友們一起來包餛飩吃,一屋子里,有人備料、有人包著、有人下著,一面聊著天,鍋子前一排大海碗,餛飩一個個盛進去,加湯、加料、調味,再一碗碗端出去,像走馬燈似的,不一會兒所有人都吸溜吸溜吃上了。
現在就仔細說說我們家餛飩的做法。
餛飩皮
1斤左右
皮子是菜市場里賣面條、餃子皮等的攤位上買的,有大小兩種,小的做扁食用,要買大餛飩皮。
調餡料
豬肉1斤,上海青2大把,鮮蝦小半斤,雞蛋1個,鹽適量,姜末少許,生抽少許
混合,拌均,多攪拌一會兒可以讓餡料更有韌性。
調餛飩餡,青菜不能比肉少,煮熟的餛飩得是里餡透出青綠色的一只,這樣才清爽不膩。
備湯料
湯料五樣:雞蛋絲(2個雞蛋打均,鍋上熱油后轉小火,打入蛋液令其均勻地鋪在鍋底,基本凝結后翻面,關火,1分鐘后取出,晾涼切絲),榨菜(切碎),紫菜(剪成條),蔥花,蝦米;
蔥油:鍋上熱油,蔥頭蔥白切碎,與兩個蒜的蒜泥一起投入鍋中,小火煸至金黃,盛于碗內;
油潑辣子:鍋上熱油,加入少許花椒、香葉、八角等香料,油熟后倒入辣椒面中,辣椒面爆香即成;
其它:白胡椒粉,醋,鹽
包餛飩
餛飩有好幾種包法,但我只知道一種包法,能讓餛飩皮的層疊不至于太多,口感足夠輕盈。
(松餅小姐已經吃過好幾次了,問她還記得怎么包嗎?她說當然記得啦,她伸出手來凌空演示了幾下:“是這樣,這樣,這樣,再…………”然后她就忘了。)
將皮在手心攤開
把餡兒置于皮子的中間偏下
下擺上折,蓋住餛飩餡兒
上部也折下來,蓋在下擺之上
翻至背面,此時用右手大拇指蘸一下水,沾濕面皮右角(圖中黑圈處),再把它和左角粘在一起(餛飩皮較干,不易粘住,為防水煮時散開,在粘連處沾點水能粘得比較牢,所以包餛飩時手邊總會放一小碟清水)。
像裹嬰兒一樣,一個餛飩包好了。
煮餛飩
三開煮法:水燒開,放入餛飩,剛入水時須迅速攪拌以防粘鍋底;沸騰后加入半碗冷水(即“點水”);等煮沸后再次點水;第三次沸騰后即可撈出。
(有人吐槽三開煮法,說現在不像以前燒柴,煤氣可調大小火,但我家還是習慣這么煮,時間好控制,因為不這么煮,我就不知道餃子餛飩要煮多久才熟了……)
給餛飩湯調味
出鍋后盛入大湯面碗,一碗8-10個,湯稍微沒過餛飩即可;
接著取湯料五樣各少許放在碗中,加蔥油、白胡椒粉、鹽適量;
如果要加油潑辣子,那么一定要再配些醋才美。
攪一攪。
“好了,我要開動了?!?/span>
也許有一天我會開一個餛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