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終于到啦!
首先,在這里,樂喜力絲中國區營銷中心全體同仁,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各位朋友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粽子,準備大吃特吃了?
要說啊,我們中國地大物博,有著960萬平方公里,俗話說“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
中國這么大的地方,各地的風俗當然也是不同的啦!
而粽子,作為端午節的專享食品,當然各地的粽子也有所不同啦!
今天我們就看看,全國各地都有哪些不同的粽子:
廣東粽子
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狀如錐子。廣東粽子品種較多,咸肉粽是廣東最常見的粽子,呈三角形,多以脫皮綠豆、肥豬肉為餡,糯米為主料,是用粽葉和水草包扎而成。咸肉粽的餡料豐富,有咸蛋黃、香菇、肥豬肉、雞肉、瑤柱等等。
廣西粽子
廣西桂中地區喜包形態酷似枕頭的大枕頭粽。桂中地區的大枕頭粽一個用上半斤至一斤米;而桂林地區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個粽子的小枕頭粽。桂林以北則喜包形態恰似狗頭的狗頭粽。
在粽子包制過程中的配料方面又各有特色。如桂林人包粽子喜加點堿粉,以煮熟的粽子產生堿香味;而全州人包粽子喜歡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這種方法包制出來的粽子既有適中的堿香味,亦有誘人食欲的色彩。
陜西粽子
陜西地區最為傳統和流行的是蜂蜜涼粽子。蜂蜜涼粽子與別的粽子不同,既不包餡,也不包粽葉,全用糯米制成,形似菱角,白瑩如玉,清涼解暑。吃時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吃起來筋軟涼甜,芳香可口。是在涼粽子上淋上蜂蜜而成,是一種理想的夏令食品。具有涼甜芳香、沁人肺腑的特點。
老北京粽子
老北京粽子作為北方粽子的代表有其獨特的特點,首先北京粽子個頭大,吃著過癮。其次北京粽子多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從各個角度看上去賞心悅目。老北京人包粽子,一般包大黃米粽子,黏韌而清香。后來大多以糯米粽子為主了。北京粽子多以紅棗做餡,煮熟之后可以趁熱或是晾涼了沾糖吃,對北京人而言是別具風味的。
海南粽子
海南粽子與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等,熱粽剝開,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濃香。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令食者胃口大開。海南粽子又以定安粽子、儋州洛基粽、澄邁瑞溪粽最為馳名。
臺灣粽子
臺灣粽子又叫「燒肉粽」,也叫「八寶肉粽」,可分為南部粽和北部粽,北部粽用長糯米,炒至半熟,再以炒過的八寶,如五花肉、蝦米、花生、雞肉、干貝、栗子、香菇、咸蛋黃等作餡入料,有稱油飯式的臺灣粽。南部粽則用生糯米,包上前列八寶內餡,下水煮熟,粽葉的香味及肉汁滲入米中,味道好吃,像似浙江湖州粽的水煮法。
可是你以為只有我們中國人才吃粽子嗎?
錯啦!
歪果仁也是很喜歡粽子滴!
那就讓我們看看歪果仁的粽子是怎么樣的吧:
墨西哥粽子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習俗,他們把粽子稱為“達瑪爾”。主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餡,用玉米葉子或香蕉葉子包成,別有風味。
在墨西哥有“粽子節”以歡慶玉米豐收,在節日中,家家戶戶用芭蕉葉包玉米和牛肉、雞肉、胡蘿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柬埔寨粽子
柬埔寨的粽子稱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葉包裹,而是取一個布袋,將糯米、赤豆、紅棗等一層隔一層地塞滿布袋,然后扎緊口袋蒸熟。食用時剝去布袋,用刀切著吃。
朝鮮粽子
朝鮮的粽子被稱為“車輪餅”。人們把鮮嫩的艾葉煮后搗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車輪形狀,吃時味道可口。
越南粽子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他們認為,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節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他們在陰歷端午節吃粽子。
日本粽子
日本的粽子是奈良時代之后的平安時代從中國傳入的,當時的粽子只在皇宮中舉行端午節時作為供品的,后來才得以普及。日本的粽子皮也是多種多樣,有白茅、竹葉、蒿葉等等。所以,日語里又稱粽子為“茅卷”。在日本,人們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