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集團2022-06-11 08:40:18
工作有點兒忙,生活有點兒累,眼前有點兒迷茫嗎?
推薦給你一本豆瓣高分小說吧。百萬粉絲公眾號“奴隸社會”連載兩年,豆瓣評分高達9.0。現居香港的紐約州執業律師馬曳,在《三萬英尺》中告訴你,真實的國貿那所謂金字塔尖的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今天,來聽聽馬曳的好朋友——擁有七年麥肯錫咨詢,三年互聯網運營經驗的寫作者Autumn QT,是怎么說這本書的?
我一直對 「斜杠青年」 極為著迷。
譬如《三萬英尺》的作者馬曳,出版了第二部小說的哈佛法學博士、律師。在我眼里,「哈佛律師」,代表在普適價值體系中游刃有余的聰敏;「小說寫作」,是對內心那一點遠方的不肯遺忘。
又譬如馬曳的老公Dududu先生。斯坦福物理學博士,麥肯錫的前同事,但若他撰寫詩與史的話題,那是不會遜于六神磊磊的。
十年前我和Dududu先生一起工作,才得以認識他更加引人入勝的太太?!度f英尺》連載之初,我寫過下面的書評,首發于奴隸社會。其實我只想說一句——
各種「職場精英瑪麗蘇」的電視劇,太假了,看得我牙酸。如果你想窺視國貿那所謂金字塔尖的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的生活,肯定應該看這本啊。
沒有瑪麗蘇。我們,時而飛升至三萬英尺,時而墮入一地雞毛,與所有的青春相仿。
1
十八周歲的時候,我們面臨了人生第一次關于職業的選擇——高考填志愿。我聽見父母在深夜里討論,也并沒說出個所以然。
我以「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心情,在那本招生簡章上,選定了看起來百搭的經濟學。
七年本科與碩士后,我又以「實在不想再讀了,大家說什么公司好我也申一申吧」的心情找工作。
拿到 offer 后對七大姑八大姨進行了一番「麥肯錫真不是麥當勞也不是肯德基」的解釋,誤打誤撞地進了咨詢這一行。
在本世紀初,互聯網還算奢侈品,沒有百度、沒有知乎、沒有那么多實習機會與職場咨訊。我們的父母與師長輩,來自知識青年返城后自修、下?;蛘呦聧徍笠环J蕩的時代,并沒有「職業生涯」這么一說。
在這樣無知無畏的背景下,一句「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忽悠了多少人去學生物,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又鼓舞了多少人去念國際貿易,上世紀末的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前,又有多少人殺進了碼農的軌道……
我們一旦選擇了,大多會順著軌道一直向前,即使脫軌而出,也多少帶著一點慣性。那時候,我們并不知道,每一個職業意味著什么。
我們并不知道,它會如此深刻地影響我們當時與多年以后賺多少錢、住在哪兒、每天工作多久(and 睡多久);我們抱著改變世界或者財富自由的理想,在每個珍貴的白天做什么,在實驗室里解剖小白鼠、對著電腦打字、還是跟一堆無關的人磨破嘴皮子;我們如何說話、如何做事、如何思考、如何判斷是非對錯;我們遇到誰、愛上誰、有多少時光戀愛、在什么年紀結婚生育、還有沒有心情在陽光午后閑看小說……
所以,《三萬英尺》是一個職場故事,雙女主、N 多男主的小說(聽起來很帶勁兒吧)。陳墨,律師;程皎皎,咨詢師。她們相似,同畢業于海淀那所學校,如今同在國貿地區所謂金字塔尖的「professional firms」出沒。
職場數年,陳墨與程皎皎已經告別了菜鳥的一臉懵逼,前路卻也并非一世無虞,人生似乎還有很多閃閃發光的可能性,但恐怕不發光的可能性也太多。
十八歲填高考志愿時,憧憬與茫然,兩種情緒不知孰輕孰重。
驀然回首,已是半生。
閱讀《三萬英尺》,就當,是時候復盤來時路了吧。
2
讓我試試,不劇透地說下,《三萬英尺》多么好看。
我忘不了在大學宿舍里初讀安妮寶貝的心情,室友下載打印在潔白稿紙上遞給我,南方仲夏潮濕的夜晚,指尖和心里漫著微涼的氣氛。所以,我一直喜歡安妮,每本都讀。
但是,我特別煩安妮筆下那些「穿藍白襯衣的干凈男子」,號稱都是木訥而成功的專業人士,以《二三事》里的律師沿見為典型。
親,真的律師根本不是醬紫的好么?在暗流洶涌的律所,沒法又木訥又干凈又成功好么?此后電視劇里的霸道總裁、杰克瑪麗蘇們也是沒法看,CCTV 雖然與國貿一二三座僅隔東三環相望,卻是過不去的河。
所以,謝天謝地,阿彌陀佛,馬曳給我們寫了一個真的職場,那些精致的燒腦與精致的茍且。還是律師與咨詢的兩種職場,很過癮。
比起《此岸》(作者前一本描寫哈佛法學院生活的小說),陳墨與程皎皎,已經升級打怪有年——有挫折,更有進退皆宜的控制;有吃虧,也有智慧轉念明白其中利害;有渴望,也能克制地等待未來徐徐展開。
所以,兩邊的故事演繹與內心輾轉,更有玩味的余地,可供解析,亦可供解頤。
《三萬英尺》另有一種結構之美。陳墨與程皎皎、律師與咨詢、職場與情場。平行的職業生涯,、神經客戶、專業挑戰與日常chaotic;平行的感情選擇,暗戀失戀熱戀眷戀。兩條主線都是職場與情場故事交融,彼此對稱而相互推動,豐富而收斂。
然而最不能言說的好處,是文字蘊藉幽默,深有余味??催^這些不需要堆砌形容詞就可以活色生香的文字,就知道什么算「讀過書」的人。
在我和我先生的話語體系里,「讀過書」是對人的最高評價。這個,還請大家自己領略吧。
Photo by Ruben & Sophie Bialon on Unsplash
3
去年春天,馬曳來北京,我們在中關村南京大牌檔坐下。小桌挨著小桌,桌上小碟挨著小碟,有一種滿滿當當的喜慶感。
「本來想在北京多呆幾天,但是老公要出差,后天得趕回去看著小朋友……」馬曳熟練地挑出一顆螺螄肉,從齒縫里擠出一句。
但這并沒有減少我們的吃興。我倆點了,金陵烤鴨、古法糖芋苗、酒釀元宵、炒螺螄、河蚌豆腐湯、桂花拉糕、蘿卜端子、鴨血粉絲煲、鴨油燒麥、云斗煮干絲……
并且,全吃完了。
那個晚上,我是極其愉快的。聊完,馬曳披著在北京早春夜晚里嫌涼的薄薄大衣,搖曳生姿地上了滴滴專車;我打著飽嗝,頂著寒風,騎一輛共享單車回家去了。
十多年前初入職場的我們,大約想象不到現在的生活依然如此一地雞毛——
房價、霧霾、家里的熊孩子、眼前依然曲折的職場之路,即使這樣一個晚上,也要從牙縫里擠出來……
但十多年后,還能和覺得有趣的女友坐下聊聊文字、聊聊這一地雞毛,互相打點雞血,我也是覺得心滿意足,可以稱之為春風沉醉的夜晚。
那時,《三萬英尺》要在奴隸社會開始連載了,馬曳同學讓我給寫個預告。我一直在她自己的公號(此岸,cianmaye)追文,喜歡,時常在遲更的時候留言催稿。同時,也沖著這是難得的好飯友(就是不嫌菜點得多,還能跟我一直吃到底),答應了。
4
這活兒不好干。
在豆瓣有個「恨腰封」小組,深得我心。
那些咋咋呼呼的腰封文字,約等于公號的標題,讓我偶爾坐飛機沒帶書,在機場臨時進書店就恨不能吐血。
郭敬明傾情推薦!楊冪的枕邊書!
震驚!村上春樹拿不到諾貝爾獎的秘密!
古有三千弟子、今有北大才子,封閉的心靈豁然開朗!
就差不買不是中國人了。
但是想必是有用的吧……所以我給《三萬英尺》也草擬了以下標題與摘要:
北大才女、哈佛法學博士,傾情演繹兩家頂級外企、兩個北大學霸、兩場三角戀愛!
深度揭秘麥肯錫職場生存法則!外資律所重重內幕大曝光!
大家都在看,北京百萬年薪女神過得是什么樣的生活!
……
哈哈哈哈。
為了避免被馬曳劈死,保存這個飯友,這條路我還是放棄了吧。
多年以后的陳墨與程皎皎,生活中的每一個陳墨與程皎皎,我都不敢指望,有一天她們的生活中雞毛褪去,清新爽潔。
我只能說,
但愿多年以后的陳墨與程皎皎,生活中的每一個陳墨與程皎皎,都尚有一點閑暇與心情,過一個春風沉醉的務虛的夜晚,或是清晨一地雞毛尚未揚起時,翻一翻《三萬英尺》這樣的小說。
這樣也許就好。
Photo by Alice Hampson on Unsplash
相關書籍推薦
《三萬英尺》
馬曳 著丨2018.3
點擊書名,即可了解詳情哦~
-End-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清醒貪心記」
編輯:劉葉喬 2018.3.23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中信出版集團」微信公眾號
近期新書一覽,點擊書封即可看到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