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怪美食2022-06-09 16:25:15
文:大怪
我以前一直以為:好吃的東西都不健康,健康的東西都不好吃。那些輪番在美食微信露臉的火腿、牛排、咸蛋黃、大閘蟹、禿黃油,還有鮮肉月餅無一例外,各路美食家為了做這種內容專題也是豁出去了,在這里必須給老師們點贊,你們幸苦了。
所幸雞頭米是個例外。圓溜溜,白色當中透著微黃,緊實有彈性,糯嗒嗒凝刁刁,還有些許回甘。嚼的時候,牙齒最能體會這種操控感十足的“路面反饋”,還沒有見過不喜歡這一口的人。何況雞頭米補腎健脾,憑前兩個字就足夠抓眼球了。我懂的,很多大老爺們兒常常假裝愛吃秋葵愛吃山藥——老是一嘴黏糊糊的有什么意思,換換口味吧,誰吃誰知道,你好,她也好……
據說愛吃紅燒肉的老吃貨:蘇東坡,年紀大了就天天熬粥加雞頭米——你們古代人真會吃,好像蘇東坡最后一任太太比他小了三十歲,哦?!嗯……《紅樓夢》里也有雞頭米,書里叫:雞頭,時鮮貨當禮物送,還要裝在掐絲的盒子里面(聽起來很高級的樣子)——get到嗎?雞頭米古代就已經是土豪家吃的高B格食材。
這番景象,只有在這個時節的蘇州可以看到
去蘇州的菜場買雞頭米,攤販們一般先用蘇州話:“雞dei米,雞dei米!”看你沒啥反應,馬上改口普通話:“蘇州本地芡實,很好吃,很怒的!”(糯這個字的國語發音還是不容易掌握)也是,要跟外鄉人解釋雞頭米為何物,還不如直接說芡實。準確說蘇州產的南芡,跟北方的品種不太一樣,南橘北枳,一方水土養一方芡實。
蘇州城東的葑門南塘,N年前就是上品雞頭米的產地,農民伯伯一大早就要下水采。
這活不輕松,早上5點就要下水塘
水面上凡是有花的,水面下必定有果,要用這個竹制的小刀來收割——
史詩級武器,因為是紫色的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芡實要叫雞頭米?不用多說,直接上圖——
一只“頭”可以剝出60-70?!懊住?/span>
古代人的想象力也是有限,他們難道沒有吃過大石榴嗎?相比雞頭,分明看起來更像石榴好么,特別是打開之后——
這只是剝了一半,要把深色的厚皮全剝干凈,才有白花花的雞頭米。皮有多厚?這么說吧,一斤剝出來也就二兩,還不能剝破、剝碎。
我們的作者cookie同學跟我說,有一年從蘇州買了兩只“雞頭”興沖沖回家準備剝,沒想到跟她媽媽兩個人花了一夜,剝到眼花手軟也沒全搞定。我猜她是沒有買這個工具——
吉他有撥片,古箏要戴假指甲,雞頭米也有獨門秘器
湖蕩水生的雞頭米,一旦脫水曬干,口感就大打折扣。一邊是水靈靈的大姑娘,一邊是干癟老太婆,完全沒有可比性。以前上海餐廳做的雞頭米菜式和甜點,十有八九都是用干芡實做的,吃在嘴里索然無趣。還不如把干芡實磨成粉,做成芡實糕吃起來有嚼勁(里面到底用了多少芡實也是個問題)。
買新鮮雞頭米,可以去蘇州城東的葑門橫街,地球人都知道(去年秋天大怪美食做過一次蘇州專題就講到過)。我倒是覺得跑到葑門看看野眼就好了,要買也是少量,最怕一看到滿地雞頭米就摒不牢的,買得多為了保鮮必須加水凍成冰塊,又重又占地方,還要五斤夯六斤哼哧哼哧背回上?!羞@份精力,其實呢,也不用吃雞頭米了。
可以網上買,我每年都是,泡沫箱加冰塊送到家,和葑門現剝的比,吃吃也沒有覺得不一樣。不要問我賣家名字,我沒有提成,又不是很便宜的東西(今年差不多120塊一斤,那些100之內的都是400克包裝,我也習慣了,反正一斤雞頭米每年都漲10塊錢),萬一賣家出了什么岔子,我擔待不起。
冰凍的雞頭米,送到家直接進冷凍室,吃多少融多少。至于怎么做,繼續往下看。
雞頭米做菜,色面上就是要追求這份“清白”,像炒蝦仁、炒魚蓉、炒茭白、炒百合,總之就是把雞頭米水里汆至半熟,再和其他食材一起炒制,大家可以自由發揮。要說又簡單又美味的,還是用雞頭米做糖水——
我試過雞頭米白木耳、雞頭米酒釀、雞頭米血糯米粥,實在太喜歡蘇州皮市街史家巷的潘玉麟糖粥,就模仿一下潘師傅桂花赤豆糊的方法,在家做一道:赤豆糊雞頭米小圓子,20分鐘可以搞定,吃起來嗲到沒朋友。
首先,超市買“細沙”(就是加糖的赤豆沙,不貴,幾塊錢的事情,比較甜,建議分幾次用),回來加水開小火慢慢碾壓攪拌,讓成塊的細沙融開,快好了加點藕粉勾芡,變成赤豆糊;
冷水解凍雞頭米,一鍋清水煮開,放入雞頭米,5分鐘左右撈出瀝干,放在赤豆糊上;
煮小圓子,就按著包裝袋背面的說法操作,熟了同樣盛起來瀝水,加在碗里;
如果家里有干桂花,記得撒一點在上面(TB買雞頭米,賣家有時會附送一小袋桂花的);
最后一步最最重要,掏出手機拍照,然后拌勻——吃?。ㄈ绻趐o朋友圈的時候賞臉提到:大怪美食,這廂先謝過)
這是我2012年放在朋友圈的原圖
就知道你們差的肯定不是錢,而是這份心思,吃現成的總開心了吧。蘇州香格里拉酒店的中餐廳——香宮,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會出專門的“水八仙主題菜”,時令鮮蔬入饌,用盡各種烹飪手法。
放9張圖,如果你在別的地方看過了,請跳過,只需拉到后面的菜單和價格。
除了自帶“主角光環”的雞頭米,還有應季的另外七款水產:茭白、蓮藕、菱角、茨菇、荸薺、水芹和莼菜。還是蘇州人講究,什么季節吃什么魚都有個童諺,到秋天每家每戶餐桌上總少不了季節限定的時鮮貨水八仙。餐廳每年的水八仙主題菜都有變化,今年單單雞頭米就可以做出五道熱菜出來,盤中雞頭米,粒粒皆辛苦,這么多道也是有得剝了。
一眼就看到甜品里的椰香雞頭米,我要自己做一下
香宮水八仙菜式的價格如上,雞頭米、河蝦是貴在食材本身,50元以內的菜也不少,也就上海好一點的餐廳消費水準。地址:蘇州塔園路168號,電話:0512-68080168,去之前記得提前訂個座,去年有朋友沒吃到,餐位不多,動不動就全滿。
歡迎分享 歡迎推薦
后臺已有文章650篇
回復 關鍵詞 慢慢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