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1月8日消息(報道:汪妍妍)1月8日,藍莓評測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視頻稱,其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評測,發現全家便利店在北京、上海、杭州等10座城市的21家門店均有出售過期食品的現象。藍莓評測在視頻中稱,其工作人員近期在一全家便利店購買到過期三明治。與門店溝通時,店員先是提出更換商品并賠償2杯咖啡,還表示“我這個是沒有問題的”,隨后承認是過期食品。緊接著,藍莓評測隨機探訪了北京全家便利店,僅2周便發現6家全家便利店在銷售過期食品,分別為王府井店、芍藥居店、霞公府店、南站開陽路店、南法信店、新源南路店。此后,藍莓評測又在1個月內隨機抽樣,全家所在的10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廣州、深圳、東莞、成都、臺灣,均發現在出售過期食品,涉及21家門店,包括上海的復旦大學店、靜安寺地鐵站店,杭州的西湖文化廣場店,深圳的深圳大學店等。在調查過程中,藍莓評測的調查員還發現了其他問題,包括臨期食品(一小時內過期)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藍莓評測表示,所有證據均保留了全程一鏡到底的錄像和錄音,藍莓評測對視頻內容負責。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稱,其實全家的這種情況并非個案,而是中國的所有零售業態里面都有出現的一種“潛規則”。關鍵在于,如全家這種24小時便利店出現的幾率會相對較少。但是,隨著整個新生代人口消費紅利的疊加,便利店產品周轉率加快,也就為售賣這種臨界產品提供了便利。從整個產業端結合消費端去看,這次事件對于全家的品牌形象及其以后的銷量一定是有影響的。朱丹蓬還表示,在以前,零售業態(特別是24小時便利店)競爭還在不充分時,這方面的管控相對較好。但是隨著24小時便利店這種業態爆發并進入紅海期,競爭加劇,在類似海底撈店長負責制的體制下,門店的弊端也就日益凸顯。這種以KPI為主導、以服務體系為次要的思維模式,會把整個零售業態帶入惡性循環。而出現品牌受損,以及客單量、利潤備受影響的情況,會讓這種惡性循環加劇。在事件曝光后,上海相關市場監管局當即介入調查。該日下午,上海楊浦區市場監管局、靜安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分別來到復旦大學和靜安寺地鐵站全家門店,對店內食品、監控錄像等進行檢查,并未發現過期情況。同時,全家就藍莓評測《全家,你為什么賣過期食品》一文發表了聲明:全家嚴格管控食品安全,絕不允許門店販售過期食品;第一時間內部自查藍莓評測文章提及門店,均未出現過期食品;門店監控視頻重復出現疑似藍莓評測人員異常購買過程行為,藍莓評測文章內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將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權益。
室內裝修知識大全